要逐步完成行業轉型提升和企業價值增長,就需要進一步利用工業互聯網、工業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創新技術,深入挖掘數據價值,賦能能源行業數智化轉型。
工業軟件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靈魂,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基礎,是制造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建設的關鍵支撐。發展軟件產業,對于加快我國產業數字化進程,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迫切需要新興產業和技術的強力支撐。機器人作為新興技術的重要載體和現代產業的關鍵裝備,必將引領產業數字化發展、智能化升級,制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依舊光彩奪目。
工業軟件的本質是對工業知識的封裝,是在長期研發、生產過程中積累下來的技術原理、行業知識、基礎工藝、產品模型、研發準則,知識范圍跨領域覆蓋多學科。好的工業軟件都是在應用中迭代出來的,應用是工業軟件發展的重要環節,通過不斷積累應用數據和市場反饋,工業軟件才能不斷的研發迭代走向成熟。
基于力控工業物聯網云平臺,構建配電運維管理平臺,實現小區、工業園區等變配電場所設備的實時監視、報警管理、遠程運維、能耗分析、負荷預測,保證配電房場所的安全穩定運行。
物聯網技術與減碳技術深度融入傳統產業的應用場景,助力生產和服務效率顯著提升,推動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向綠色、節能、循環方向發展,促進“雙碳”目標的實現。
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圍繞藥品制造生產關鍵環節,利用云計算、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自動化充分融合,對整線生產系統進行數字化、智能化升級,建立標準化、模塊化智能制造平臺,加強關鍵設備數據采集和可視化管理,提升藥物生產質量管控能力和生產效率,降低制藥周期與運營成本將成為未來自動化技術在醫藥行業應用與發展的主流方向。
技術賦能行業,行業需求又將推動技術發展。醫藥行業需要深入實施智能制造、綠色制造和質量提升行動,提高藥品、醫療器械全生命周期質量管理水平和產品品質,推動醫藥工業高端化、智能化和綠色化發展,促進互聯網、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制造體系融合,提高全行業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
PLC未來的發展趨勢一定會更加兼具DCS和SCADA的一些基本特征。如高可靠性、冗余、大規模、網絡化等,并且在高端應用領域也有更強的算力、更加開放的控制技術和數據接入手段,這也是目前智能制造的需求。
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是工業自動化領域的關鍵設備之一,其發展歷經了數十年,已被廣泛應用于各種生產線、機器人和生產設備中。隨著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邊緣計算等新興技術的持續發展和深入應用,PLC的功能也在不斷更新升級,展現出新的發展態勢。
摘要:在全國范圍內選擇100個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城市和園區開展碳達峰試點建設,探索不同資源稟賦和發展基礎的城市和園區碳達峰路徑,為全國提供可操作、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
在“十三五”取得較大成效的基礎上,“十四五”時期及今后推動智能制造發展,必須在制造知識、制造載體、制造手段三方面下功夫,聚焦生產制造智能化、裝備數字化、智能檢測裝備等重點方向,凝煉總結中國方案、中國模式、中國標準等重大成果。以提升企業智能制造實施效益和制造能力為核心目標,建立科學量化的智能制造效能評估體系,充分調動企業內生動力。
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落實《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相關部署,發揮標準支撐引領作用,引導制造業企業運用標準化方式組織生產、經營、管理和服務,形成一批標準化、高水平的系統解決方案,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工業和信息化部決定聯合開展2023年度智能制造標準應用試點項目申報工作。
經過多年探索發展,我國制造業可靠性取得顯著成效,但與國外先進水平仍有較大差距產業基礎存在諸多短板弱項,關鍵核心產品可靠性指標尚待提升,管理和專業人才保障能力不足,成為掣肘我國制造業邁向中高端的突出問題。為提升制造業可靠性水平,實現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2023年第2號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公告,批準GB/T 42562-2023《工業互聯網平臺選型要求》、GB/T 42568-2023《工業互聯網平臺 微服務參考框架》和GB/T 42569-2023《工業互聯網平臺 開放應用編程接口功能要求》3項工業互聯網平臺領域國家標準正式發布,這對完善工業互聯網平臺標準體系,提升多樣化工業互聯網平臺供給能力,推動工業互聯網平臺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工業和信息化部批準《工業用乙二胺四乙酸》等586項行業標準。
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印發《5G全連接工廠建設指南》,提出“十四五”時期,主要面向原材料、裝備、消費品、電子等制造業各行業以及采礦、港口、電力等重點行業領域,推動萬家企業開展5G全連接工廠建設,建成1000個分類分級、特色鮮明的工廠,打造100個標桿工廠,推動5G融合應用縱深發展。
為落實《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系統指導各地方和各主體加快人工智能場景應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科技部、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交通運輸部、農業農村部、國家衛生健康委等六部門印發《關于加快場景創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應用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統籌推進人工智能場景創新,著力解決人工智能重大應用和產業化問題,全面提升人工智能發展質量和水平,更好支撐高質量發展。
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生態環境部、國務院國資委、市場監管總局近日聯合印發《工業能效提升行動計劃》,提出到2025年,重點工業行業能效全面提升,數據中心等重點領域能效明顯提升